当前位置: 首页 » 人才培养 » 学科竞赛 » 正文
我校首夺“汇川杯”全国总决赛银牌,跻身全国18强
撰写:丁才昌 编辑:张晴 审核:熊伟 发表日期:2025-08-11 22:20 被阅读[]次

2025年8月8日,第二届“汇川杯”全国智能自动化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苏州吴中太湖新城举行。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155支队伍,围绕“创新开发”、“工业自动化”、“AI视觉”三大赛项激烈角逐。我校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智能人工队(参赛选手:刘柏宁、朱泮文)勇夺“AI视觉”赛项决赛银牌,并获奖金壹万元,参赛队伍的第一指导教师为黄松博士、第二指导教师为丁才昌博士。

“汇川杯”全国智能自动化创新大赛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,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一项探索性、实践性的工程创新活动,旨在激发同学们把握产业趋势、学习工程技术的热情,提高学生创新设计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,培养自主学习、团队协作、沟通表达等职业素养。

“创新开发”赛项是开放命题,不限应用场景,本次决赛课题场景丰富,涉及智能产线多机协同、柔性控制、高精度光学方案等前沿应用场景;而“工业自动化”、“AI视觉”赛项侧重于实用性,通过优秀工控、视觉产品,重点考查参赛者的实践创造能力。

本届赛事规模创新高,较首届大幅提升117%,累计吸引全国100余个城市432所高校的2369支创意团队报名,参赛总人数超8000人次。经前期预赛层层筛选,共有155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,包括“创新开发”赛项64支、“工业自动化”赛项51支、“AI视觉”赛项40支。经过激烈角逐,本届大赛共产生6支金牌团队、12支银牌团队、122支铜牌团队。

未来,我校将以本次“汇川杯”全国总决赛银牌为新起点,进一步巩固“赛教融合、产教协同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研”的育人模式:一是持续优化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、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,打通“课程—项目—竞赛—科研—产业”全链条;二是加强与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,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与实训基地,推动更多高水平、可落地的创新成果;三是构建面向优秀学生科技创新共同体,完善竞赛梯队和导师制,形成可持续的“揭榜攻关”机制。我校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产业前沿,以更务实的行动锻造硬核能力,力争在“创新开发”、“工业自动化”、“AI视觉”等赛道实现金牌突破,为服务湖北制造强省与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“湖工力量”。